臭氧水与常用消毒剂的区别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2022-11-22 | 148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一、臭氧水与常用消毒剂的区别:

消毒是用物理的、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,目的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、传播和蔓延。

1、脱水原理:酒精具有一定的脂溶性。根据“相似相溶”的原理,能够破坏掉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脂质包膜;同时,在接触到病毒包膜表面的糖蛋白时,能使蛋白质脱水变性,从而使病毒失活。但是酒精易燃易爆,使用存在风险,且不能对食物等入口产品消毒。

2、氧化原理:84消毒液;含氯消毒剂。其可在溶于水后生成具有杀灭微生物活性的NaCLO。次氯酸钠、次氯酸分子量小,并且具有强氧化性。在接触到新冠病毒后首先会氧化包膜蛋白使其变性,同时损害其蛋白质外壳,使其蛋白交联作用丢失,从而进一步破坏生物酶系统和遗传基因,使其失去活性。消毒后由氯残留,长期使用对人和动物的眼睛、呼吸粘膜有损伤。只能对物品消毒,不能直接对人体及入口食品进行消毒。

3、臭氧水具有广谱杀菌的特点,既可以杀灭细菌繁殖体,芽孢,病毒真菌和原虫孢体等多种微生物,还可以破坏肉毒杆菌和毒素及立克次氏体等,同时还具有很强的除霉、腥、臭等异味的功能。消毒无残留,无污染,不存在任何残留物质,解决了消毒剂消毒时残留的二次污染问题,同时省去了消毒结束后的再次清洁。

二、臭氧的产生原理:

臭氧,化学式为O3,在常温下可以自行还原为氧气。臭氧有强氧化性,是比氧气更强的氧化剂。

1、紫外照射法:利用紫外线照射干燥的氧气,使一部分氧分子被激活分解成氧原子,进而形成臭氧。紫外照射法产生臭氧的特点使臭氧浓度低,不适合于大量生产臭氧,只适合于少量、低浓度要求的各种试验,如空气消毒、灭菌、除臭等。

2、介质阻挡高压放电法,简称DBD法。通过交变高压电在气体中产生电晕,电晕中的自由高能电子离解氧气分子,经碰撞聚合为臭氧分子。介质阻挡高压放电法能耗高,产生臭氧浓度难控,臭氧尾气处理工艺繁琐,会有致癌副产物发生。

3、电解水法。主要通过低电压下对水进行电解,使水在电极-溶液界面上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臭氧。水分子包裹着臭氧分子,反应完成后臭氧再次拆解化为氧气和水,所需能耗低,臭氧浓度稳定并且无污染。